姓名 | 邱勇 | 研究方向: | 骨科、脊柱外科 | ||
专业: | 外科学 | ||||
联系方式 | |||||
1、 学术兼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14.04-2019.04) 2、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员(2014.5-2017.5) 3、 省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2014.02.24-2017.02.24) 4、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04) 5、 第七届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3.12.27) 6、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4-2018) 7、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届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2013.09-2017.09) 8、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2013.11.09) 9、 中 10、 AOSpine executive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2013) 11、江苏省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分会顾问(2013-2016) 12、 13、南京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名誉主委(2013) 14、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骨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2) 15、南京医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2012) 16、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神经生理监测学组委员(2012) 17、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2012) 18、必赢76net线路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2012.12.18) 19、中国康复医院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2-2016) 20、江苏省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2011-2016) 21、中 22、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组长(2011) 23、南京市海外交流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1) 24、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神经电生理监测学组成员(2011) 25、中 26、亚洲骨科学会会员(Life Member of the Asia Pacific Orthopedic Association)(2010) 27、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三届脊柱学组组长(2010-2013) 28、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2014) 29、江苏省骨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2010-2014) 30、中 3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10) 32、 The Co-Chairman of Spinal Deformity Study Group China Section 33、国际脊柱成形学会会员(Member of Spine Arthroplasty Society)(2009) 34、美国脊柱侧凸研究会会员 (Active Fellow of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009) 35、国际CD脊柱外科学会会员(Groupe International CD) 36、法国脊柱侧弯研究会会员 (Groupe d’Etude Scoliose de France) 37、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9-2013) 38、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微创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2009) 39、澳门骨科学会常年荣誉顾问医生 40、中华医学会第七届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2009) 41、南京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 42、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救助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2009) 4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脊柱外科专业学组成员(2009) 44、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09-2012) 45、南京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 46、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2008) 47、江苏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007-2011) 48、江苏省医学会第二届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组长(2007-2010) 49、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2007-2011) 50、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07) 51、南京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2007) 52、南京市侨联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07) 53、中 54、江苏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007-2011) 55、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2010) 56、南京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2006) 57、江苏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组长 58、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席、理事(2006) 59、江苏省医学会第六届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2006-2009) 60、南京市医师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2006) 61、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副主任委员(2005-2009) 62、江苏省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5) 63、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会员(2005) 64、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2005) 65、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第二届委员会副组长(2005) 66、华裔骨科学会理事(2004-2006) 67、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2003) 68、第42届国际脊髓学会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 69、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03) 70、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常委委员(2003-2008) 71、南京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2002) 72、南京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2002) 73、中华医学会会员(2001) 74、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第五届骨科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2001) 75、南京市卫生系统“白求恩杯”先进工作者(2000) 中国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理事(1998) | |||||
个人简介 | |||||
1. 工作简历 97.06-今 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骨科主任 必赢76net线路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11.05-今 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06.04-今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08. 09-18.12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 06. 04-今 必赢76net线路-香港中文大学联合脊柱侧弯研究中心主任 04.03-今 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系荣誉教授、客座教授 92.01-97.06 法国贝尔克基金会医院脊柱外科中心 90.09-91.12 法国巴黎Bichat医院骨科 90.03-90.08 法国贝尔克基金会医院脊柱外科中心 89.11-90.03 瑞士Basel大学骨科 88.08-89.11 南京鼓楼医院骨科 85.09-88.08 苏州必赢76net线路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研究生) 82.12-85.09 南京市第一医院普外科 2. 科研情况简介 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预后基因研究》 2013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 《基于脊柱-骨盆复合平衡重建的颈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 2013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第二名 3、 《“跳跃式”双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 4、 《后路经椎弓全脊椎切除术矫治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 2012江苏省科学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5、 《成人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规范化手术矫形策略》 6、 《特发性脊柱侧凸规范化支具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1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排名第三 7、 《骨盆II区肿瘤切除同侧股骨近端截骨段移植人工髋关节重建术》 2012年南京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排名第三 8、 《基于脊柱-骨盆复合平衡重建的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腰胸椎后凸畸形》 2012年南京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排名第二 9、 《特发性脊柱侧凸规范化支具治疗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 2011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排名第二 10、 《特发性脊柱侧凸规范化支具治疗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 2011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第二名 11、 《I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脊柱侧凸患者基础与临床研究》 2011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排名第二 12、 《后路经椎弓全脊椎切除术矫治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 2011年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一等奖 13、 《特发性脊柱侧凸共平面矫形》 2011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排名第二 14、 《胸腰椎骨折的早期规范化手术治疗及迟发性后凸畸形的临床研究》 2010年南京市卫生局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排名第二 15、 《伴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的脊柱畸形的临床评估和治疗》 2010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排名第一 16、 《垂直可撑开人工钛肋骨假体技术》 2010年南京市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奖二等奖 17、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矢状面重建的量化评估及临床意义》 2010年南京市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奖三等奖 18、 《脊柱畸形的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一 19、 《垂直可撑开人工钛肋骨假体技术》 2009年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二等奖 排名第一 20、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矢状面重建的量化评估及临床意义》 2009年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三等奖 排名第二 21、 《严重复杂脊柱畸形的系列临床治疗》 22、 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第一 23、 《严重复杂脊柱畸形的系列临床治疗》 2008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24、 《后路脊柱缩短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迟发性后凸畸形》 2008年南京市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 三等奖 排名第二 25、 《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时的神经根电生理监护》 2007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二 26、 《伴呼吸衰竭的脊柱侧凸的临床评估及治疗策略》 2006年南京市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 鼓励奖 排名第一 27、 《脊柱畸形的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 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排名第一 28、 《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与临床》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三 29、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病中的应用》 2005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一 30、 《后路脊柱缩短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迟发性后凸畸形》 2005年南京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 鼓励奖 31、 《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 2004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一 32、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严重复杂脊柱侧凸中的诊疗价值》 2004年南京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二 33、 《电视胸腔镜下微创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及松解术》 2003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排名第二 34、 《脊柱畸形矫治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3年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排名第一 35、 《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03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排名第二 36、 《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03年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排名第二 37、 《Jackson腰骶部内固定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2003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一 38、 《严重后凸型脊柱侧凸前方支撑融合时的入路选择》 2003年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二等奖 39、 《电视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的前路松解和前路矫形术》 2002年南京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 一等奖 40、 《X线超长规格全脊柱摄影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02年度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二 41、 《后路三维矫正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凸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一 42、 《钩,钉联合应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对脊柱骨折纠正丢失的预防》 2001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二 43、 《90°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及方法》 2001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一 44、 《脊柱脊髓发育性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 2001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二 45、 《枕大孔扩大减压及后颅窝硬脑膜重建成形术在Chiari氏畸形后颅窝减压术中的应用》 2001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二 46、 《强直性脊柱炎后突畸形截骨矫形术》 2001年南京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 二等奖 47、 《脊柱侧凸伴发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的治疗》 2000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排名第一 48、 《900 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及方法》 2000年南京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 二等奖 49、 《多棒分段CD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0年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一 50、 《脊柱侧凸伴发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评价和治疗》 1999年南京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新疗法 一等奖 51、 《多棒分段CD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弯》 1998年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排名第一 52、 《去旋转加原位弯棒CD技术对脊柱骨折矢状面的重建》 1998年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二等奖 53、 《CD技术对脊柱侧弯的手术矫正》 1997年鼓楼医院十佳新技术一等奖 54、 《下颈椎损伤一期前路减压Ⅰ型钢板内固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1992年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 排名第一 55、 《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1990年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二 5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 被确定为“六大人才高峰”建设项目并获B类资助(2003.04) | |||||
代表性论文 | |||||
1、 “重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上胸弯融合选择与双肩平衡问题”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24(4):289-291 2、 对“双椎体截骨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一文的看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24(4):332 3、 “重视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在退变性脊柱畸形治疗中的作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13,93(15):1121-1122 4、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分型与治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2(10):541-545 5、 “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早期疗效” 《中华外科杂志》 2012;50(10):883 6、 “重视承认脊柱畸形矫形中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重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3):193 7、 “不同Risser征定义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生长潜能评估的比较” 《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7 8、 “胸椎侧凸椎弓根螺钉矫形中的螺钉误置” 《中国骨科》2011;24(7):535 9、 “腔镜下前路松解后路混合钉钩内固定治疗严重特发性胸椎侧凸”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71 10、 “胸腔镜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疗效、并发症及当前理念” 《中国骨科》2011;3:26 11、 “特发性胸椎脊柱侧凸共平面矫形的原理与疗效” 《中华骨科杂志》2010;30(9):854 12、 “内固定方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胸椎融合矢状面重建的影响” 13、 《中华外科杂志》2010;30(6):569 14、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横径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15、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5):353 1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与Cobb角的关系” 《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3):1010 17、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冠状面失衡分型及对截骨矫形术式选择的意义” 《中华骨科杂志》2009;29(5):418 18、 “青少年特发性双胸弯患者肩部影像学平衡与美学平衡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2009;29(4):299 19、 “Clinical et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coliosis: report of 1289 cases” 《Orthopaedic Surgery》2009;1(1):12 20、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选择性融合术后的远端交界性后凸” 《中华骨科杂志》2009;29(2):117 21、 “Lenke5型脊柱侧凸前路单棒矫形术中放置钛网对术后矢状面重建的影响” 《中华骨科杂志》2008;28(12):1008 22、 “指骨骨龄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生长潜能评估的组织学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2):1738 23、 “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的胸椎后凸状态对腰骶椎矢状面形态的影响”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6):1237 24、 “腰骶椎前路手术的大血管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8;1(1):7 25、 “脊柱侧凸研讨会-22问卷(SRS-22)中文版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2008;28(6):459 26、 “胸椎侧凸患者不同前入路手术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5):373 27、 “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两侧肋骨长度的差异性研究”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8;7(2):67 2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患者的体重指数特征”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8):588 29、 “后路截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迟发性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2008;28(3):187 30、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原因及处理策略” 《中华骨科杂志》2008;28(1):14 31、 “Comparison of effectiveness of Halo-femoral traction after anterior spinal release in severe idiopathic and congenital scolios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Orthopadic》2007 Nov 30;2(1):23 32、 “特发性胸椎侧凸前路矫形对胸主动脉偏移的影响及意义”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4):1708 33、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胸腔镜辅助前路矫形的疗效”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30(6):406 34、 “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生长高峰预测因素的组织学评价”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2):1557 3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King、Lenke、和PUMC(协和)分型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比较及意义” 《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48 36、 “胸椎椎体侧后方滋养动脉孔对于螺钉内固定的定位意义”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6):1105 37、 “脊柱前路手术髂前嵴取骨并发症相关分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8):584 38、 “性别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7):503 39、 “Halo-股骨髁上牵引对重度脊柱侧凸后路矫形的影响”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8):513 40、 “胸椎侧凸胸腔镜下和开放小切口前路矫形术椎间融合面积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2007;27(4):248 41、 “Hangman骨折的稳定性评价及疗效分析” 《中华创伤杂志》2007;23(1):12 42、 “疼痛性成人脊柱侧凸的临床评估及外科治疗” 《中国骨科》2006;6:48 43、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误诊原因分析(短篇论著)”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55 44、 “Chiari畸形伴颈部巨大脊膜脊髓膨出1例报告”(个案报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8):639 45、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前路矫形置钉安全性的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1):728 4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大弯度患者脊髓圆锥位置的MRI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385 47、 “甲基强的松龙在脊柱矫形术中神经并发症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3 48、 “特发性脊柱侧凸双侧椎旁肌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2):826 49、 “脊髓空洞源性脊柱侧凸椎旁肌肌纤维分型及群化的对比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5):317 50、 “特发性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的影像学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4):228 51、 “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矫正儿童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并发症”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3):151 52、 “如何选择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时机、方式和入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3):171 53、 “小切口微创与开放前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特发性胸腰椎脊柱侧凸的临床疗 效比较”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21 54、 “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和后路脊柱缩短术”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11 55、 “巨大椎旁神经节细胞瘤伴发脊柱侧凸一例报告” 《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1):702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4):1559 57、 “钛网椎间融合器在脊柱侧凸前路矫形矢状面形态维持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4):1564 58、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完) ” 《颈腰痛杂志》2005;26(6):462 59、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续) ” 《颈腰痛杂志》2005;26(5):371 60、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续)” 《颈腰痛杂志》2005;26(4):292 61、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 《颈腰痛杂志》2005;26(3):211 62、 “脊柱侧凸椎旁肌肌纤维群化现象的研究 ” 《脊柱外科杂志》2005;3(4):215 63、 “脊柱侧凸的微创治疗进展” 《中国骨科》2005;2;27 64、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前后柱生长板的组织学形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2):148 65、 “胸腔镜下脊柱侧凸前路松解的并发症及预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4):211 66、 “旋转牵拉脊柱导致脊髓传导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2):751 67、 “特发性胸椎侧凸胸腔镜下前路矫形与开放小切口前路矫形的疗效比较”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284 68、 “同种异体骨加自体肋骨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凸的疗效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0):581 69、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凸的初步临床结果” 《中华骨科杂志》2004;24(2):65 70、 “胸腔镜下特发性胸椎侧凸的前方松解手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4):207 71、 “胸腔镜下脊柱侧凸前方松解和矫形术中的解剖定位及其意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4):302 72、 “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2):79 73、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syringomyeli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2004;7(1):52 74、 “成人自发性腰椎间盘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1):16 75、 “特发性胸椎侧凸前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矫形:技术与结果” 《现代骨科临床与研究》2004;1(2):1 76、 “脊柱侧凸伴发Chiari畸形和(或)脊髓空洞的手术治疗” 《中华骨科杂志》2003;23(9):564 77、 “钉钩联合使用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纠正丢失的远期临床效果” 《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2):742 78、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两种截骨矫形术式的疗效比较” 《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2):719 79、 “胸腰椎外伤性脊髓空洞症的特征及其意义” 《中华创伤杂志》2002;18(1):11 《中华骨科杂志》2002;22(4):223 81、 “节段性血管阻断对脊髓传导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4):258 82、 “下腰椎关节突对TFC后路置入的阻抑作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3):213 83、 “严重后凸型脊柱侧凸前方支撑融合时的入路选择” 《必赢76net线路学报》2002;38(5):601 84、 “900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及方法”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2):102 85、 “采用旋转加原位弯棒原理重建脊柱骨折矢状面形态”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1):818 86、 “脊柱侧凸病因学的临床分类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2000;20(5):265 87、 “Jackson骶骨内置棒腰骶固定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 《中华骨科杂志》2000;20(3):146 88、 “多棒分段CD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凸”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3):125 89、 “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管前减压的CT观察” 《中华骨科杂志》1991;11(4):278 90、 “胸腰椎损伤的X线和CT检查的对比评价”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0;5(1):17 91、 “一种新的不稳定性胸腰椎压缩劈裂骨折“ 《苏州必赢76net线路学报》1989;9(2):112 1、 Ding Q, Liu Z, Sun X, Ji ML, Wang B, Qiu Y(通讯作者)et al.. Isolated extradural tuberculous granuloma of the cervical spine:a case report. Eur Spine J .2012 Jun;21 Suppl 4:S467-70. 2、 Wu T, Zhu Z, Jiang J, Zheng X, Sun X, Qian B, Zhu F, Qiu Y(通讯作者)et al.. Syrinx resolution after 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coliosis secondary to 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3、 Qiao J, Liu Z, Xu L, Wu T, Zheng X, Zhu Z, Zhu F, Qian B, Qiu Y(通讯作者)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a Smartphone-aide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the Cobb Angle of Scoliosis. J Spinal Disord Tech .2012 Jun;25(4):E88-92. 4、 Qiao J, Zhu F, Xu L, Zhu Z, Qian B, Liu Z, Qiu Y(通讯作者)et al.. Comparison of the aorta impingement risks between thoracolumbar/lumbar curves with different convexitie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y. Eur Spine J. 2012 Oct;21(10):2043-9. 5、 Zheng X, Sun X, Qian B, Wu T, Mao S, Zhu Z, Wang B,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Evolution of the curve patterns during brace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Eur Spine J. 2012 Jun;21(6):1157-64. 6、 Zhou S, Wang W, Zhu Z, Sun X, Zhu F, Yu Y, Qian B, Wang B, Yin G, Qiu Y(通讯作者)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in Osteoblasts from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 with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12 Oct;32(5):686-90. 7、 Zhou S, Qiu XS, Zhu ZZ, Wu WF, Liu Z,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A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rs 8、 Mao SH,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Anterior Chest Wall Deformity in Thoracic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2012 Apr 20;37(9):E540-8. 9、 Jiang J, Zhu Z, Qian B, Liu Z,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Anterior cervical myelomeningocele:a rare malform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A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y. J Neurosurg Spine. 2012 Mar;16(3):257-60. 10、 Jiang J, Mao S, Zhao Q, Liu Z, Qian B, Zhu F,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Different Proximal Thoracic Curve Patterns Have Different Relative Positions of Esophagus to Spine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y. Spine. 2012 Feb 1;37(3):193-9. 11、 Jiang J, Qian B, Mao S, Zhao Q, Qiu X, Liu Z,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A Promoter Polymorphism of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 (TIMP-2)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ity of Thoracic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2012 Jan 1;37(1):41-7. 12、 Wang YH, Han XD,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 Is Correlated With Tumor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2 Mar;105(3):235-43. 13、 Liu Z, Tam EM, Sun GQ, Lam TP, Zhu ZZ, Sun X, Lee KM, Ng TB, Qiu Y(通讯作者),et al. Abnormal leptin bioavailability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n important new finding. Spine. 2012 Apr 1;37(7):599-604. 14、 Wang W, Zhu Z, Zhu F, Sun C, Wang Z, Sun X, Qiu Y(通讯作者),et al. Different Curve Pattern and Other Rad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2012 Aug 15;37(18):1586-92. 15、 Wei-Jun W, Xu S, Zhi-Wei W, Xu-Sheng Q, Zhen L, Yong Q(通讯作者),et al. Abnormal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and growth pattern in male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Eur Spine J. 2012 Jan;21(1):77-83. 16、 Qiu XS, Zhang JJ, Yang SW, Lv F, Wang ZW, Chiew J, Ma WW,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pelvis in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J Anat. 2012 Feb;220(2):173-8. 17、 Wang S, Xiong J, Zhan C, Wang A, Chen Y, Jiang Q, Qiu Y(通讯作者),et al.The anatomy of proximal femoral autografts for pelvic reconstruction: a cadaveric study. Surg Radiol Anat. 2012 May;34(4):305-9. 18、 Zhu Z, Wang X, Qian B, Wang B, Yu Y, Zhao Q, Qiu Y(通讯作者), et al. Loss of Corr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Kyphosis Secondary to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Comparison Between Smith-Petersen Osteotomies and 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J Spinal Disord Tech. 2012 Oct;25(7):383-90. 19、 Qian BP, Wang XH, Qiu Y(通讯作者), et al.The Influence of Closing-Opening Wedge Osteotomy on Sagittal Balance in Thoracolumbar Kyphosis Secondary to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pine. 2012 Jul 15;37(16):1415-23. 20、 Qian BP, Qiu Y(通讯作者), Wang B, et al. 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through pseudarthrosis to correct thoracolumbar kyphotic deformity in advance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Eur Spine J. 2012 Apr;21(4):711-8. 21、 Yong Q, Zhen L, Zezhang Z, et al. Comparison of sagittal spinopelvic alignment in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idiopathic thoracic scoliosis. Spine. 2012 May 20;37(12):E714-20. 22、 Qiu Y, Mao SH, Qian BP, et al. A promoter polymorphism of neurotrophin 3 (NTF3)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curve severity and bracing effectivenes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 2012 Jan 15;37(2):127-33. 23、 Mao SH, Yong QIU(通讯作者),LI HB, et al. An Updated Analysis of Pubertal Linear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Age at Menarche in Ethnic Chinse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2011 Jan;23(1):132-7. 24、 Xu LL, Yong QIU(通讯作者),Qiu X, et al. Potential genetic markers predicting the outcome of brac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IS. Eur Spine J. 2011, 20:1757-1764. 25、 Zhu ZZ, Qiu Y, Zhao Q, et al. Scoliotic posture as the initial symptom in adolesc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ts curve pattern and natural history after lumbar discectomy.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2011, 12:216. 26、 Zhu ZZ, Liu Z, Yong QIU(通讯作者), et al. 27、 Re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of SRS-22 Patient Questionnaire: A Multicenter Study of 333 Cases. Spine. 2011 Apr 15;36(8):E545-50. 28、 Zhu F, Qiu Y, 29、 Zhu F, Qiu Y, Chen WJ, et al. Migration of Thoracic Aorta After the Anterior Correction of Thoracic Idiopathic Scoliosis Without Parietal 30、 Pleura Closure. J Spinal Disord Tech. 2011 Aug;24(6):390-6. 31、 Mao SH, Yong QIU(通讯作者),Jiang J,et al. Timing of menarche in Chinese girls with and without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current resul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ur Spine J. 2011 Feb;20(2):260-5. 32、 Liu Z,Yong QIU(通讯作者),Wang WJ,et al. Thoracic Spinal Cord Herniation in a patient with long-standing ankylosing spondylitis. Eur Spine J. 2011 Jul;20 Suppl 2:S222-6. 33、 Qiu Y, Zhu F, Wang B, et al. Comparison of Surgical Outcomes of Lenke Type 1 Idiopathic Scoliosis: 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 Versus Derotation Technique. J Spinal Disord Tech. 2011 Dec;24(8):492-9. 34、 Qiu Y, Zhu F<, /SPAN>, Wang B, et al. Mini-open anterior instrumentation with diaphragm sparing for thoracolumbar idiopathic scoliosis: its technique and clinical results. Eur Spine J. 2011 Feb;20(2):266-73. 35、 Qiu Yong, Qiu XS, Ma WW, et al. How Well Does Radiological Measurements Correlate With Cosmetic Indice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With Lenke 5,6 Curve Types?Spine. 2010 Aug 15;35(18):E882-8. 36、 Qian BP, Qiu Y(通讯作者), Wang B, et al. Unusual association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ith congenital deformity. Spine. 2010 Dec 1; 35(25) : E1512-5. 37、 Wang SF, Yong QIU(通讯作者),Ma Z, et al. Expression of Runx2 and type X collagen in vertebral growth plate of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Connective Tissue Research. 2010 Jun;51(3):188-96. 38、 Liu Z,Yong QIU(通讯作者), 39、 Jiang J,Yong QIU(通讯作者),Mao S,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lastic orthotic belt on sagittal profile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thoracic scoliosis:a comparative radiographic study with 40、 Liang WU,Yong QIU(通讯作者),Bin Wang,Zezhang ZHU,et al. The Left Thoracic Curve Pattern :A Strong Predictor for Neural Axis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 2010 Jan 15;35(2):182-5.. 41、 Xusheng Qiu, Yong QIU(通讯作者),et al. Discrepancy between radiographic shoulder balance and cosmetic shoulder balance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 with double thoracic curve. Eur Spine J,2009 Volume 18 Number 1:45-51. 42、 Weijun Wang, QIU Yong(通讯作者), Zezhang Zhu,et al. Correlation of Risser sign, Radiographs of Hand and Wrist with the Histological Grade of Iliac Crest Apophysis in Girl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 2009 Volume 34, Number 17, pp 1849–1854. 43、 Qianbangping, QIU Yong(通讯作者), et al.Spinal osteoblastoma complicated with epidural hematoma: Two cases report. Spine, 2009 Volume34, Number12, pp E447–E451. 44、 Chen Z, Qiu Y(通讯作者), Tang NL,et al. Promoter polymorphism of matrilin-1 gene predisposes to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Eur J Hum Genet. 2009;17:525–532. 45、 Qiu XS, Qiu Y(通讯作者), Ma WW, et al. Discrepancy between radiographic shoulder balance and cosmetic shoulder balance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 with double thoracic curve. Eur Spine J. 2008 Nov 29. 46、 Qiu XS, Qiu Y(通讯作者),Tang NL, et al. 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romoter polymorphism of the MTNR 47、 Sun X, Qiu Y(通讯作者).Chu WC, et al.Do adolescents with a severe idiopathic scoliosis have higher locations of the conus medullaris than healthy adolescents? J Pediatr Orthop. 2008 Sep;28(6):669-73. 48、 Qiu Y, Sun X,CHENG JC,et al. Bone mineral accrual in osteopenic and non-osteopenic girl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during bracing treatment. Spine. 2008 Jul 1;33(15):1682-9. 49、 QIU Yong,Weijun Wang,et al. Accuracy of Thoracic Vertebral Screw Insertion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oracoscopic and Mini-Open Thoracotomy Approaches. Spine, 2008;33(24):1-6. 50、 Weijun Wang, QIU Yong(通讯作者), Zezhang Zhu,et al. The changes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thoracic aorta after anterior or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of type Ⅰ Lenke curve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thoracic scoliosis.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08;17(8):1019-1026. 51、 QIU Yong,WANG Bin and ZHU Feng. Comparis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anterior correction and small incision, thoracotomic anterior correction for idiopathic thoracic scoliosi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8;121(15):1369-1373. 52、 Qiu Y, Shoufeng Wang,Bin Wang, e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of Surgical Correction for Scoliosis Analysis of 1373 Cases at One Chinese Institution. Spine,2008,33(5):510-526. 53、 Hui Chen,Yong QIU(通讯作者),Leilei Chen,et al. The Expression of Neurofibromin in Human Osteoblasts and Chondrocytes. Annual of Clinical & Laboratory Science, 2008,38(1):25-30. 54、 Qiu Y, Zhu Z, Wang B, et al. Radiological presentations in relation to curve severity in scoliosis associated with syringomyelia. J Pediatr Orthop, 2008, 28(1):128-33. 55、 Qiu Y, Wang SF, Wang B,et al. Adolescent scar contracture scoliosis caused by back scalding during the infantile period. Eur Spine J. 2007 Oct;16(10):1557-62. 56、 Qiu Y, Sun X, Qiu Xusheng, et al. Decreased circulating leptin level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ody and bone mass in girl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 2007, 32(24):2703-10 57、 Qiu Y, Wang S, Wang B, et al. Adolescent thoracolumbar scoliosis secondary to ganglioneuroma: a two case report. Spine, 2007 May 1;32(10):E326-9. 58、 Qiu Y, He YX, Wang B, et al. Th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thoracic vertebral bodies and its importance in the placement of the screw in thoracoscopic correction of Scoliosis. Eur Spine J, 2007 Apr 5; 16(9):1367-1372 59、 Qiu Y, Wu L, Wang B, et al. Asymmetric expression of melatonin receptor mRNA in bilateral paravertebral muscle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 2007 Mar 15;32(6):667-72. 60、 Zhu Z, Qiu Y (通讯作者), Wang B, et al. Abnormal spreading and subunit expression of junctional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of paraspinal muscles in scoliosis associated with syringomyelia. Spine, 2007, 32(22):2449-54 61、 Xu S. Qiu, Nelson L.S Tang,Hiu-Yan Yeung, Yong Qiu, C.Y. Cheng,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y of growth hormone receptor and idiopathic scoliosis.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2007 Sep;462:53-8. 62、 Xusheng Qiu, Nelson L.S.Tang,Yong QIU,et al. Melatonin Receptor 1B (MTNR1B) Gene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Spine,2007,32(16):1748-1753 63、 Xu Sun, Yong Qiu (通讯作者), Zezhang Zhu, et al. Variations of the Position of the cerebellar tonsil in idiopathic scoliosis adolescents with a Cobb angle>40°. Spine, 2007, (32), 15:489-495. 64、 Shoufeng Wang, Yong Qiu (通讯作者), Zhaolong Ma, et al. Histologic, Risser Sign, and Digital Skeletal Age Evaluation for Residual Spine Growth Potential in Chinese Female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 2007, (32)15:496-502. 65、 Wang R, Qiu Y(通讯作者), Jiang J, et al. Atypical syringomyelia without cavity in a patient with Chiari malformation and hydrocephalus. Spine, 2007, 32(16):E467-70 66、 Zhu F, Qiu Y 67、 Wu L, Qiu Yong(通讯作者). Change pattern of somatosensory-evoked potentials after occlusion of segmental vessels: possible indicator for spinal cord ischemia. Eur Spine J, 2006, Mar;15(3):335. 68、 Jie WU, Yong Qiu(通讯作者). Associ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Susceptbility to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 2006,Volume 31, Number 10 :1131. 69、 Zhu zezhang , Yong Qiu(通讯作者).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following scoliosis surgery; Its risk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World Journal of 70、 Gastroenterology,2005,11(21): 3307. 71、 Chen Hui,Qiu Yong(通讯作者). Autogenous tibial strut grafts used in severe kyphoscoliosis surgical policie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5;118(15)1245-1250. | |||||
承担课题 | |||||
1、 先天性脊柱侧凸突变基因的识别与筛查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171767) 2012.01-2015.12 58万 2、 紧密结合临床的骨科学双语教学 “985”工程三期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C-1-1一般) 2011-2013 2.5万 3、 早发性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非融合技术的研究 南大重点项目培育计划 2011.03-2016.03 20万 4、 脊柱侧凸畸形的规范化诊治 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002018) 2011.01-2013.12 300万 5、 青少年脊柱侧凸骨骼生长发育系列基础及临床研究 江苏省自然基金“创新学者攀登”项目 BK2009001 2009-2012 100万 6、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褪黑素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助项目 2009.01-2010.10 8万 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及预后基因的鉴定 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BK2007003) 2007-2009 7.5万 8、 伴呼吸衰竭的严重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江苏省人事厅六大人才高峰(07-B-027) 2007-2009 8万 9、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基因学研究 江苏省 国际科技合作(BZ2007024 面上项目)2007.08-2009.12 8万 10、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前后柱生长不平衡发生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0672131) 2007.01-2009.12 27万 11、 脊柱畸形的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 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 2006-2011 100万 1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体生长潜能评估与临床应用 江苏省卫生厅重大项目K200610 2006.8-2009.3 20万 1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GH/IGF-1轴主要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市委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2006.1-2008.1 3万 14、 截骨矫形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肺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 卫生局(YKK05096) 2005-2007.12.01 3万 15、 脊柱侧凸的临床微创治疗与监测及相关研究 卫生局( ZKX05016) 2005-2008.12.30 20万 16、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发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 卫生局( ZKX0313 ) 2003-2006.12 20万 17、 脊髓空洞并发脊柱侧凸的椎旁肌神经支配状态的研究 科技局人才培养(200306066) 2002.09-2005.09 2万 1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 省人事厅(C-2002-008) 2002-2005 10万 19、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脊柱前后柱生长差异性研究 卫生局 (YKK0233) 2003-2005 3万 20、 骨科135专项资金 省卫生厅 2003- 200万 21、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脊柱前后柱生长差异和椎间盘及终板代谢) 自然基金(BK2002141一般项目) 2002-2005 6万 22、 特发性脊柱侧凸前后柱生长速度的差异性研究及脊髓电生理、微创技术在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 江苏省卫生厅135专项资金(个人)(RC2001001)2001.12-2006.12 50万 23、 骨髓节段性血管阻断后脊髓诱发电位变化动态研究 市科技局人才(20016004) 2001-2002 2万 | |||||
获奖情况 | |||||
1、 鼓楼医院教学改革成果奖二等奖(2014.01) 2、 鼓楼医院十佳教师(专家组)(2014.01) 3、 首届南京医科大学名医(2013) 4、 南京鼓楼医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01) 5、 鼓楼医院新技术奖(2012) 6、 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2012) 7、 必赢76net线路卓越贡献奖(2012) 8、 南京市第六批中青年拔尖人才(2012) 9、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1-2015) 10、 省第三期“333工程”突出贡献奖(2011) 11、 十一五科教兴卫工程“江苏省医学杰出贡献奖”(2011) 12、 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2011) 13、 必赢76net线路科技奖(2010.05) 14、 百姓信任的医疗专家(2009.05) 15、 《中华骨科杂志》第七届编委会优秀编委(2009) 16、 南京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2009) 17、 江苏省政协委员(2008) 18、 2007-2008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 19、 “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2008.12) 20、 市统一战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8.07) 21、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8) 22、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 23、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07.04-2010.12) 24、 “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B类资助项目(2007) 25、 南京市第五批中青年拔尖人才(2007.08) 26、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2008) 27、 第四届“南京好市民”(2006) 28、 必赢76net线路优秀教师(2006) 29、 全国劳动模范(2005.05) 30、 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04) 31、 南京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2005.01) 32、 中 33、 必赢76net线路优秀教师(2004) 34、 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2004-2007) 35、 “南京市卫生系统213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员(2004-2008) 36、 必赢76net线路优秀教师(2004) 37、 南京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2004) 38、 南京市第四批中青年拔尖人才(2003.09) 39、 第六届南京科技功臣(2003.03) 40、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04) 41、 2002年度南京市卫生局行风先进个人(2003.01) 42、 2002年度南京鼓楼医院行风十佳先进人物(2003.01) 43、 “六大人才高峰”B类资助(2003) 44、 南京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2003) 45、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06) 46、 “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02.04) 47、 江苏电台《名医坐堂》听众最喜爱的坐堂名医(2002) 48、 南京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2002) 49、 江苏省“135”医学重点人才(终期考核第一) 50、 “南京市卫生系统213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员后备人员 (2001-2005) 51、 南京市“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2001.12-2005.12) 52、 江苏省劳动模范(2001.04) 53、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2001.12) 54、 2000年度南京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1.01) 55、 2000年度鼓楼医院最佳行风标兵、行风十佳先进人物(2001.01) 56、 2000年度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0.11) 57、 南京卫生系统213人才培养工程优秀中青年医学专家(2000.10) 58、 1999年度必赢76net线路优秀教师(2000.01) 59、 南京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2000) 60、 南京市卫生系统“白求恩杯”先进工作者(2000) 61、 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9.03) 62、 南京市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1999.12) 63、 鼓楼医院优秀教师(1999) 64、 1998年度南京鼓楼医院十佳行风标兵(1999.02) 65、 南京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1999) 66、 南京市十佳青年科技之星(1998.05) 67、 南京鼓楼医院先进工作者(1998) 68、 1997年度必赢76net线路优秀教师(1998.01) | |||||